- 回首頁
- 首頁
-
地方新聞
地方新聞
Local News

【記者莊富閎/高雄報導】高雄社會住宅興建工程如火如荼進行,(22)日高雄市長陳其邁陪同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出席左營福山安居社宅開工典禮,立法委員劉世芳與市議員李雅芬、陳麗珍、陳玫娟、李雅慧、李柏毅、黃文志及在地里長也到場動土祈求工程順利。本案中央在高雄從去年至今第六座動土社會住宅,陳其邁表示能有中央的資源來加速推動高雄的社會住宅政策,市府樂觀其成。高雄市政府目標是超過1萬戶社會住宅盼落實居住正義,此外市府也透過多元配套如課徵囤房稅增加3億稅收,並擴大租金補貼規模,讓更多年輕朋友受惠,減輕經濟負擔。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表示,內政部非常願意到高雄蓋社會住宅,尤其近兩年來推動有如神助,感謝陳其邁市長及市府團隊通力合作協助,去年在高雄已招標出4,600戶左右社會住宅,今年中央預計將朝累計7,500戶以上來邁進。除了落實居住正義,陳其邁強調上任後就籌組社會住宅平台,由林欽榮副市長負責協調有效透過該平台順利解決包括法令、市場的需求、選地、相關工程發包等社宅興建相關問題。他說,社會住宅在這幾年確實地方需求日益增加,中央要在高雄蓋越多越好,感謝行政院、內政部長期推動社會住宅,不僅解決地方財務負擔,也有效利用閒置土地。陳其邁說,社會住宅會選最好的地點,生活便利、交通最方便地方,除了今天的福山安居社宅外,岡山社會住宅也是在黃金地段,更進一步指出目前在亞灣區準備興建兩處社會住宅,在大寮捷運站周邊也正在規劃一處社會住宅,是市府團隊用心規劃的誠意。另外市議會通過的囤房稅條例,增加3億預算將全部用做租金補貼。陳其邁指出,落實社會住宅政策是體現作為一個平等的國家、平等的城市裡,人人都應要受到最好、公平的照顧。除此之外,高雄市政府很快就會宣布推動青年首購的利息補貼,今年會推出新優惠方案盼減輕年輕人負擔,採多元策略照顧市民住的權利,這也是國家大力推動的政策。今日動土的「福山安居」社宅地上12層地下3層共220戶,基地位於左營福山里,華夏路、博愛四路及重忠路所夾街廓,鄰近高雄榮總、半屏山園區與15座公園,離高鐵左營站僅15分鐘,離國道一號鼎金系統約2公里,交通機能完善,並規畫日照中心、托嬰中心,創造全齡友善居住環境,並預計於114年底完工。
繼續閱讀...
【記者林秀雲/高雄報導】高雄市新增2124例確診個案,其中尤以密切接觸者1821例居多。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相對其他北部地區風險雖較低,仍提醒民眾注意職場、校園及餐飲娛樂場所的傳染風險,透過戴口罩、施打疫苗等防疫措施保護自己,此外本市小兒快篩陽性特別門診已啟動,將提供市民朋友最好的照顧。高雄市小兒快篩陽性特別門診,市長陳其邁昨(6)日晚專家會議後趕赴現場視察並為醫護同仁加油打氣,也呼籲有症狀者可至4大社區採檢站(楠梓射箭場站、岡山巨輪路站、高雄展覽館旁新光停車場站、小港森林公園站)由醫師看診並評估是否住院,現場亦提供快篩陽性有症狀的成人看診及免費領取成人常備藥物。或可至9大醫院附設小兒特診(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長庚醫院、高醫大附醫、義大醫院、聯合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阮綜合醫院、市立岡山醫院、部立旗山醫院)由醫師看診進行PCR採檢並評估是否住院。高雄市立民生醫院負責展覽館採檢站及相關小兒門診,副院長林俊祐表示,大部分民眾都是開車或騎車,流程相當順暢耗時約10至15分鐘。他也提及,不管是因為有症狀或有接觸史而執行快篩,快篩陰性可能是因為真的沒有感染,或採檢技術不佳等因素。簡單來講,快篩陰性並不是百分之百排除感染可能性,如果市民還是有症狀,或是因為接觸史而存在風險,還是可以再次進行快篩檢驗。關於高雄市COVID-19醫療防疫量能,陳其邁表示,截至今日上午10時,第一級負壓加專責病床數1694床,空床數1375床,空床數占比81.1%;第二級加強型防疫旅館空床數占比93.1%;第三級居家照護人數5472人。高雄將輕、重症分流、採行分級醫療,讓染疫市民受到最好照顧。市府衛生局表示,目前高雄每天確診個案超過85%是居家照護,意味著大部分個案是低風險,很多屬於輕症或無症狀,市府提供專責醫護和24小時熱線加以協助。另外,高雄65歲以上長輩的疫苗第三劑施打率71.5%,雖然較全國平均69.3%還高,還是強調尚未施打的民眾儘速施打疫苗,避免感染後導致重症或死亡。
繼續閱讀...
【記者葉炎德/台南報導】2022鳳梨好筍季聯合台南三產區:關廟、新化、龍崎共同行銷推廣,三區接力辦理一系列行銷推廣活動,將產業與文化、觀光資源多元結合,達到最有效的加乘宣傳。(7)日來到最後一站龍崎區『虎你旺萊 竹你筍莉』活動開幕,台南市長黃偉哲、民政局局長姜淋煌、農業局局長李建裕、立委王定宇及多位在地市議員出席,共同揭開熱鬧序幕。黃偉哲表示,龍崎出產很多竹筍、竹炭產品,各種類加工產品讓人非常驚艷。此外,近來疫情嚴重,筍子、鳳梨都是很好的食品,人家說「藥補不如食補」,吃好的、健康的食物,對身體非常有幫助,鼓勵市民朋友多多採買在地優質農產品,吃得健康提升免疫力。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龍崎鳳梨種植面積130公頃,產量約3,709公噸,竹筍植面積約293公頃,產量約2,173公噸,為台南市鳳梨與竹筍主產區之一,當地因為特殊泥岩地質,生產的農作物別有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希望不同領域的企業單位共同合作,一同投入支持台南農產行列,讓農民產銷興旺、消費者大飽口福。今年龍崎區公所結合龍崎文衡殿、龍崎區農會、救國團台南市龍崎區團委會、台南市竹會等單位,於五月份的每個週六,在龍崎文衡殿舉辦竹好系列活動,5月7日至28日推出「龍崎竹好輕旅行」、「龍崎竹好觀日健行」、「竹好兒童寫生比賽」,串聯一系列行銷活動。龍崎農會更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協助處理回收的廢棄蚵架,推動黑金產業,成功開發出海竹炭、海竹炭除臭除溼包、竹醋液、竹炭貓砂除臭粒等產品,落實循環經濟,擴大推廣龍崎優質農產品。此外,台南市政府為感謝龍崎文衡殿、財團法人岳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寯陽實業有限公司、泰嘉開發建設、長磯建設等團體捐贈五輛公務機車予龍崎區公所,開幕儀式後,由市長黄偉哲頒發感謝狀,感謝團體協助區公所推展公務的善舉。欣逢溫馨母親節週末假日,市長黃偉哲特別分送康乃馨給現場女性朋友,祝福大家度過快樂平安的母親節,不忘呼籲市民朋友,目前疫情蔓延社區,請民眾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量體溫、噴酒精、口罩緊戴,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繼續閱讀...
【記者葉炎德/台南報導】農曆春節將至,為因應年節送禮需求,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於今(21)日在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辦理「2022新春農特產伴手禮推薦會及展售活動」,邀集台南農漁會、青農、農再社區及優質業者等共41個單位,聯合向消費者推薦嚴選年節好物。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有許多優質的農特產品都充滿了濃濃的故鄉風味,且物美價廉,不管是返鄉遊子或來台南玩的遊客一定要來採購,拿到發票還可登錄參加抽豪宅,大家要把握機會。 今天的展售會,由各地農會、區漁會、社區發展協會等在現場聯合展出超過百項的伴手禮,包括當季鮮果、漁畜產、農產加工品等禮盒,琳瑯滿目,相當熱鬧,希望提供民眾在年前採買年貨的選擇。包括市議會蔡育輝、劉米山、沈家鳳及李宗翰等議員均到場參與。 市長黃偉哲表示,不怕貨比貨,只怕不識貨,台南有很多最好的優質農特產品,絕對不怕貨比貨,今天非常感謝這麼多農會總幹事以及各位業者、生產合作社、產銷合作社,還有包括農漁會等來共同參與,台南本來就是一個好山好水、好逛、好吃的地方,今年過的連續假期有九天,大家很希望來中南部透透氣,尤其台南很多出外的遊子也要回到故鄉,大家一定都要品嚐和體會這些在地的滿滿的故鄉味。 黃偉哲特別推介大家,要購買台南農特產伴手禮,可以上農業局的平台,其次在新化年貨大街也會展示這些相關的農特產品,第三可以上網到各農會或生產合作社或各個業者,希望各位好朋友大家能夠上網選購來買爆它! 黃偉哲也提醒大家,凡向台南在地業者,如農會、漁會及業者等單位採購年節好物,消費滿百即可登錄發票參加台南購物節抽獎活動,就有機會將輕豪宅、汽車、智慧電車等各項大獎帶回家。黃市長說,今年台南購物節的登錄金額到目前已達到超過85億元,與他上任第一年時只有20億元相較,每年都在增加,主要就是台南的農特產及商品都很優質,大家愛來台南遊玩消費,現在趁年節伴手禮的採買,請大家繼續共襄盛會,共同來把這個滿滿的故鄉味帶回家。 農業局長李建裕介紹,春節前正值蜜棗、番茄、烏魚子等多項農漁產品盛產季節,台南蜜棗肉質細脆,味甜多汁,過年送禮最應景;烏魚子送禮高貴大方,也是團圓年菜必備食材;胡麻油系列產品是冬令進補的好伴手,西港、善化、安定、新化、佳里等區農會嚴選國產芝麻製成,品質優良,過年送禮不僅暖心又暖胃。 此外,適合過年送禮還有新市毛豆香腸、下營黑豆茶、鹽水意麵禮盒、白河蓮藕粉、關廟及山上的鳳梨、麻豆柚花咖啡、將軍牛蒡、七股虱目魚、東山咖啡、桂圓、蜂蜜、後壁米果禮盒以及獲「南得極品」認證等優質的農特產品,都非常適合選購來餽贈親友。 農業局指出,農漁會、農友及業者展售的農特產品不僅品質十分優良、價格亦相當實惠,農業局彙整出提供新春優惠活動的農特產訂購型錄,包含14家農會、12家漁會及水產養殖業者、4家畜產業者、2個農村再生社區及26家優質業者產品,詳細名單歡迎民眾逕上農業局網站(https://agron.tainan.gov.tw)查閱選購。 此外,農業局訂於111年1月22日至23日在台北希望廣場辦理「蜜棗、鹽地小番茄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現場銷售象徵「圓滿」、「豐碩」的台南蜜棗、鹽地小番茄及台南農特產品,歡迎北部的鄉親踴躍前往採購,用實際行動支持農民。
繼續閱讀...
【記者葉炎德/台南報導】 台南市登錄傳統工藝「神明銀帽」保存者、知名神帽製作藝師郭春福近日新收年輕弟子入門習藝,於(16)日遵循古禮行正式收徒拜師禮,台南市長黃偉哲與「人間國寶」泥塑藝師杜牧河都親自到場,見證傳統工藝薪火相傳的溫馨時刻。關心傳統文化發展的立法委員林俊憲、市議員蔡筱薇也親自到場觀禮,表達祝福。 黃偉哲表示,非常高興見證郭老師一甲子的高明手藝後繼有人,希望徒弟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讓師傅漏氣;今天遵照古禮的拜師收徒儀式,立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徒關係,郭老師傳授功力不藏私,徒弟也一定要遵照老師的指示,努力揣摩體會。在眾多見證人的祝福之下,期盼徒弟未來在傳統藝術的保存工作有很好的發展。 黃偉哲補充,台南除了是文化古都,更是人才輩出的工藝城市,也是台灣許多珍貴傳統工藝的重要發源地。南市府多年來一直致力傳統藝術的推廣傳習,每年舉辦系列傳習課程,並與在地校園合作開辦實作教學,讓民眾有機會學習眾多國寶工藝。而除了市府的積極推動,民間工藝界的能量也非常充沛,今天的拜師禮崇敬慎重,展現傳統工藝者敬業樂業的職人精神,南市府非常樂見新血的加入,希望為台灣傳統工藝持續注入活力。 「師徒制」是早期民間技藝傳承方式,拜師禮代表師傅與學徒關係的正式確立,也象徵華人文化尊師重道的修業精神。今日舉行的拜師儀式依傳統禮數進行,郭春福藝師帶領弟子吳致鋒向關聖帝君上香後,由弟子向師傅、師娘遞呈拜師帖、奉敬茶水,並獻上肉脯、芹菜、紅豆、蓮子、紅棗、桂圓等束脩六禮,各象徵「敬心反哺」、「業精於勤」、「鴻圖大展」、「苦心教育」、「早有所成」、「福慧圓滿」寓意,更表達入門後對師傅「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敬意,藝師回禮訓勉後,黃偉哲市長及杜牧河藝師兩位見證人也簽名為證,整個典禮過程隆重溫馨。 文資處表示,郭春福藝師從事神帽製作近半世紀,在銀質、銅質、紙質的神帽技藝均極為突出,鹿耳門天后宮鎮殿媽祖像的巨型后冠即為郭春福藝師的作品。傳統師徒制教學在現代社會不易實行,也因此更顯得今日拜師禮的特別與用心。 今日拜師的弟子不僅年輕,亦相當有心,吳致鋒年僅17歲,尚在高職夜間部就讀,每日舟車往返高雄、臺南,兼顧學藝與學業,實屬難得。春福師對於弟子亦相當疼愛珍視,以古禮正式收入師門,蔚為佳話,也讓市民朋友有機會看到難得一見的傳統拜師禮。
繼續閱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