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首頁
- 
			    政治新聞 政治新聞
政治新聞
Political News
 
									  
				【記者林秀雲/高雄報導】因應台灣城市面對氣候變遷、數位轉型等多元挑戰,《天下雜誌》舉辦「2025天下標竿城市」評選,評鑑城市治理績效並促進永續發展,高雄市整體表現獲肯定,全國獲獎最多,以2座首獎與3座優選榮獲「年度卓越城市」殊榮,並於「永續幸福城市獎」名列六都第二,在環境保護、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等面向皆有獲獎,市長陳其邁率獲獎局處團隊出席頒獎典禮,感謝市民與團隊攜手打拚,讓高雄持續進步。陳其邁首先感謝《天下雜誌》的肯定,接下「永續幸福城市獎」的獎座,陳其邁分享感言,城市治理一刻不能鬆懈,要不斷努力、自我超越,今天更要特別向所有首長、獲獎城市請益學習。他表示,地方政府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常常必須繃緊神經,並坦言極端氣候、人口結構的變化,對地方首長是嚴峻的挑戰,也讓南部縣市不分黨派、密切聯繫,有非常堅實的合作基礎。陳其邁談到,永續幸福城市面對的挑戰,來自極端氣候的與人口結構,並列舉南部縣市如台南市、嘉義縣市、台東縣、雲林縣等彼此相互合作,跨區域治理防災應變,以迅速應對減少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也在快篩試劑、疫苗採購等各種挑戰下,照顧長輩與人民。此外,高雄市透過標線改造、生態復育、演唱會及會展經濟等多項政策,於社會進步、環境保護及經濟成長等組別獲獎,包含交通局以「標線創造,人行有感」奪得首獎,農業局以「高雄植醫來幫忙」榮獲優選,客委會、觀光局與高雄市野鳥學會,以「保育陸域生態水雉復育」獲得優選,經濟發展局則以「打造AI生態系,經濟與永續共榮」與「演唱會及會展活動帶動周邊經濟」,分別拿下優選與首獎。陳其邁回應,透過新的技術、新的服務方式、治理模式,帶來創新進而解決沉痾,並以演唱會為例說明,引入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升城市治理,更舉例此次BLACKPINK演唱會,經統計大約64%為女性,廁所數量也隨之調整,以符合需求解決問題。陳其邁也提出地方首長在「決心」的重要性,需要不斷往目標前進,並分享高雄推動淨零學院、果嶺自然公園等解決問題的經驗,當市民朋友把愉悅和幸福貼在社群媒體時,最直接的回饋讓所有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是擔任市長覺得最高興的一件事情。最後,陳其邁認為,地方治理向土地、各種不同的困難以及人民學習,是大家共同的理念,非常榮幸能有機會擔任高雄市長,並在艱困的政治環境中堅持理想,即使在壓力之下也是甜蜜的負擔,今天的獲獎是高雄市的驕傲,感謝所有高雄市民的支持,感謝市政團隊努力實現目標,也感謝《天下雜誌》促進社會參與,讓市府同仁付出的辛苦被看見,並勉勵大家持續努力。
繼續閱讀... 
									  
				【記者賴建邦/台南報導】中央宣布自10月22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豬並暫停豬隻移動及宰殺,台南市政府(28)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市府整體應變作法。市長黃偉哲宣布台南市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呼籲市民配合惜食、減少廚餘產生量,一起守護產業、守住台灣的滷肉飯。市府也將從上、中、下游各環節著手,協助豬農、攤商與餐飲業穩定經營,同時提升廚餘處理量能,確保環保與防疫安全雙軌並行。市長黃偉哲表示,2019年中國大陸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有關廚餘養豬的議題開始受關注,儘管有專家說廚餘只要經過高溫蒸煮就可以殺死病毒,但使用廚餘養豬仍可能散播非洲豬瘟病毒,因為得到非洲豬瘟的豬隻,病毒會存在豬肉製品裡面,若是豬隻吃到染病毒的廚餘就可能被傳染。黃偉哲說,針對是否繼續使用廚餘養豬,市府已透過台南市養豬協進會協助向會員徵詢,所有人都同意日後台南市禁用廚餘養豬,未來市府也將與協進會共同推動這項政策。而台南市目前建有2座廚餘高速發酵廠,每日可以處理廚餘40餘噸的廚餘,發酵後的廚餘成肥料可以供民眾或農民使用,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量,對自然環境的生態鏈也更友善。農業局長李芳林說明,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但會造成豬隻嚴重死亡疫情,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及疫苗施打。因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相當長,可經由廚餘、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請養豬業者勿再收受廚餘、動物性廢渣或畜禽屠宰下腳料等進場,並加強人、車管制及清消,同時農業局也會不定期聯合稽查各養豬場的飼育及防疫情況,請養豬業者配合,另外農業局亦會全力向中央爭取轉用飼料相關補貼(助),讓產業穩定發展。在禁宰期間,部分養豬場因豬隻長大、豬舍空間不足等問題,農業局表示,已透過增加欄舍密度或利用通道暫時安置豬隻等方式因應。將持續提供防疫輔導與環境管理建議,確保飼養安全與動物福利。另有關養豬場補貼、補助等配套措施,將由農業部統一研議後公布,市府將協助業者即時申請。台南市養豬協進會曾勝誠理事長也強調,為了產業永續經營,希望養豬的業者們共體時艱一定要做好自主防疫消毒,配合政府禁令及提供正確疫調資訊,不讓防疫出現破口,才能迅速恢復國內毛豬供應鏈,重返國際貿易舞台。有關廚餘處理量能,環保局表示,目前台南市廚餘每日產量約100公噸,現階段由高速發酵及傳統堆肥廠每日處理55公噸,另約45公噸採焚化方式處理,整體量能充足、可因應全市需求。此外,城西更新焚化爐預計於年底完工試運轉,屆時焚化能量將再提升,確保長期穩定運作。教育局表示,為減少校園裡的廚餘產生量,將由源頭把關,由各校營養師協助設計學生喜歡的菜單避免剩食,同時採購適當的食材量,並加強向學生宣導惜食,盼望最大程度的減少廚餘,為防範非洲豬瘟盡一份心力。針對受到衝擊的豬肉攤商,市場處說明,已擬定攤(鋪)商援助計畫,協助市場豬肉攤業者因應停宰衝擊。在公有市場部分,針對全市294個豬肉攤(鋪)使用人,將依禁宰天數(目前為15天)停止收取使用費;在民有市場部分,已於10月28日發函各市場管理委員會,請研議疫情期間減收租金或提供因應措施。此外,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已於10月27日啟動全國市場豬肉攤商數量調查,南市將配合中央後續補助計畫辦理。
繼續閱讀... 
									  
				【記者林秀雲/高雄報導】為嚴防非洲豬瘟事件擴散,市長陳其邁(26)日主持應變會議,隨後進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訊會議,陳其邁於會中報告高雄市防疫作為,並籲請中央針對廚餘餵食豬隻轉型飼料養豬機制、強化廚餘再利用以及體恤豬農於禁運禁宰期間損失等情形,提供補助政策。陳其邁於會後聯訪說明,除了追溯台中梧棲豬隻感染源頭,為防止廚餘處理系統可能造成豬隻感染,建議中央加強邊境管制,包括來自疫區的豬肉製品相關團購、網購,且未來邊境的管理要持續強化。他也提及,廚餘造成的傳染在傳播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高雄市從108年至110年,輔導豬農從廚餘餵食豬隻轉型為飼料養豬,中央也持續提供補助措施,包括飼料成本、飼料餵食系統等整個處理管理機制,未來也請中央持續推動補助政策。針對強化廚餘再利用,陳其邁說明,除了源頭減量,亦可透過循環經濟的多元去化管道,如可應用於厭氧發酵的生質能發電,其售電成本高於太陽能、廢棄物發電,他認為可推廣為多元廚餘去化再利用的管道,並可讓各縣市政府在推動廚餘養豬轉型為飼料養豬機制能夠更順暢。另為體恤豬農,陳其邁向行政院建議,因應延長10天禁運、禁宰,會有飼料成本的增加,且解禁之後的豬肉量可能會造成市場價格波動,他請行政院加強整個市場監控,也請中央提供補助支持豬農。同時,他責成農業局必須因應解禁後在肉品市場豬隻相關的屠宰狀況來穩定價格。此外,陳其邁於應變會議指示,請農業局及動物保護處確實掌握轄內養豬場豬隻健康狀況,特別針對4處先前採用廚餘餵養豬場及飼養頭數200頭以下之小型養豬場,務必加強疫調與輔導,持續宣導落實場內消毒工作,並主動聯繫養豬協會及相關產業團體,加強防疫宣導與通報機制,確保疫情資訊即時掌握與回報。他也請農業局在未來10天務必監控整個市場肉品供需情形,並請教育局落實學校營養午餐採用「三章一Q」可溯源的國產食材,並因應豬肉供應異動來調整菜單;經發局督導本市所轄肉品市場,於休市期間每日確實執行清潔與消毒作業,有效降低環境中病原風險;環保局配合本市全面禁用廚餘養豬政策,嚴禁廚餘流入養豬場,並加強向民眾、學校及餐飲業者宣導正確廚餘處理方式。
繼續閱讀... 
									  
				【記者賴建邦/台南報導】因應中央發布「禁宰、禁運」措施後,台南市政府已於10月22日下午即召開跨局處工作會議,並在10月23日由市長黃偉哲主持災害應變中心及顧問諮詢會議,全面啟動防疫應變作為。副市長葉澤山(27)日也率領市府團隊召開記者會,向市民說明目前防疫作為與執行情形,並強調相關措施持續緊密進行,請市民無須恐慌。葉澤山表示,市府團隊在連續假期期間全力待命、無縫運作,由警察、環保、教育、農業等多單位同步展開查核、疫調與防堵工作,並已在昨日行政院會議中向中央完整報告南市執行情形。 農業局:完成526場疫調 持續監測異常豬隻農業局說明,第一輪共完成526場疫調,第二輪疫調已完成111場並持續進行中。自疫情爆發當日起即全面禁止廚餘餵豬,並派員進行現場訪視,全市12處列管廚餘養豬場(現營運中11處)均已確實改用飼料餵食。在化製廠端,所有異常死亡豬隻均送交化製廠進行監測,抽檢結果皆為陰性,顯示目前狀況穩定。農業局再次強調「同系統豬場異地移動」仍屬禁止事項,違者將依法處最高35萬元罰鍰。另針對歸仁台糖沙崙場出現超過50頭豬隻異常死亡案例,已會同中央單位完成採樣檢測,結果全數為陰性,後續仍將持續密切觀察豬群健康狀況。 環保局:全面阻斷廚餘流向飼養場環保局指出,市府針對現營運中11家列管廚餘養豬場進行嚴格控管,要求業者每日上傳豬舍與廚餘槽空槽照片,確保未再使用廚餘餵豬。廚餘清運車輛則持續依既有路線執行,將廚餘運往指定暫置地點後再進行破碎、脫水及堆肥等後續處理。截至目前,三日累計處理量達395公噸,整體去化量能正常,未出現塞車或延宕情形。環保局也呼籲市民應從源頭落實,「珍惜食材、減少浪費」,共同降低廚餘產生量。 教育局:校園廚餘統一清運 落實惜食教育教育局表示,全市共有100間學校由中央廚房供應營養午餐,另有16間學校及10家團膳業者納入統一清運,每日約產生8公噸廚餘,均經瀝乾水分後由環保局清潔隊或合格廠商運送至指定地點處理。為從根本減少廚餘量,教育局持續推動惜食教育,鼓勵學生「夾多少、吃多少」,並透過菜單設計與食材管控提高餐食精準度。此外,全市校園午餐所使用的豬肉食材皆為CAS認證產品,請家長放心,校園食安無虞。經發局:市場冷凍豬肉銷售至10月底 政府研議補貼租金經發局指出,目前台南市公有零售市場共有294攤販售豬肉。自10月23日宣布禁止販售溫體及新鮮豬肉後,約有四分之三攤位暫停營業,尚有約71攤以庫存冷凍豬肉供應,預計將於10月28日前後銷售完畢後陸續休市。此外,市場中約有超過800個攤位販售肉乾、香腸、火腿等相關產品,因缺乏新鮮豬肉來源,營運亦受波及。市府已著手研議是否可於休市期間減免公有市場攤商使用費方案,全力協助攤商度過難關,盼在防疫與攤商權益間取得平衡,降低衝擊。衛生局:查核1173家業者均合格 呼籲豬肉煮熟食用衛生局說明,截至10月26日,已針對東南亞商店共查核59家,均無來自疫區之不法肉品;屠宰與運輸車輛GPS及衛生規範查核84車次,全部符合規定;販售端針對肉品來源與原產品標示累積查核1173家次,亦無查獲違規情形。衛生局再次提醒食品業者必須落實自主管理,若販售病死豬,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若無合法來源證明,亦將依規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同時呼籲民眾無需恐慌,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經檢驗合格的市售豬肉皆可安心食用。購買時應選擇具合格標章及合法來源產品,並務必煮熟後食用。呼籲市民持續支持國產豬,與產業共同渡過防疫階段。
繼續閱讀... 
									  
				【記者林秀雲/高雄報導】高雄市長陳其邁(23)日出席「2025淨零永續關鍵行動論壇」。本次論壇已是第3年選擇在高雄舉辦,以「創新賦能淨未來」為主題,邀集產官學代表共同探討企業轉型的具體路徑,協助業者掌握碳管理工具、提升應變能力。陳其邁表示,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高雄致力推動智慧永續轉型,從小事、從根本做起,落實法規與制度環境,積極協助企業邁向淨零減碳;未來盼能結合金融科技與創新能量,與各界同心協力,加速企業轉型,讓台灣持續邁向永續。陳其邁致詞時,以剛結束的BLACKPINK演唱會為例,說明高雄如何運用大數據分析人流、部署智慧交通等行政服務。他強調,「把粉絲放在C位」是市府的主要原則,粉絲體驗最重要。市府舉辦大型活動的場館「世運主場館」,其特色就是屋頂具備太陽能發電設計,今年更完成碳盤查,計算每場演唱會的碳足跡,並鼓勵歌迷搭乘大眾運輸。透過管理機制檢視各項環節,以實際行動減少碳排,也因此成為許多重視節能減碳與環境永續的演藝團體首選。他進一步指出,高雄推動「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及「淨零學院」,並於今年6月通過全國首例地方政府「碳預算」,持續進行淨零自願檢視報告,並以「產業淨零大聯盟」協助企業減碳轉型。陳其邁強調,高雄從地方層級落實法規與制度環境,協助企業永續減碳,也鼓勵局處首長取得減碳相關證照,強化新知以迎接淨零時代。他感謝中央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設於高雄,並感謝中國信託及今周刊積極推動永續金融,期盼未來能結合金融科技力量,攜手各界發展綠色經濟。論壇現場邀請多位專家從政策、學術、產業及金融等角度,探討綠色產業鏈轉型契機,並發布「中小企業面對全球轉型行動力調查結果」,分享「全球變局與碳挑戰下的綠色存續關鍵行動」。活動亦舉辦「永續三金箭‧驅動企業永續創價」與「關鍵加速器‧助力企業深度轉型」等專題演講。包括陳其邁市長、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秘書林志吉、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及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人均出席活動。經發局表示,市府已正式啟動「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以綠色金融為核心,並攜手中國信託銀行,針對中鋼、李長榮化工等代表性高碳排企業,協助找到具體減碳途徑,同時解決資金取得挑戰。透過智慧科技與綠色金融雙軌並行,高雄正加速低碳轉型與資源有效利用,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進的永續願景。未來市府將持續與中央政策接軌,攜手產業界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綠色城市,為高雄經濟與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繼續閱讀...|  | 
|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 | 
 
  
				 
  
				 
               
               
               
              